以规划示范统领全省智慧旅游建设
作为全国智慧旅游的先行探索地区,在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中,江苏有7个城市榜上有名,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根据《江苏省“十二五”智慧旅游发展规划》,2014年江苏省出台《关于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智慧旅游建设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作为旅游惠民和旅游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规范建设标准、支持融合发展、鼓励应用创新和加快示范建设,逐步建立运用全媒体信息传播、旅游产品信息网络分销合作和提供优惠便捷服务等“三大机制”,全面加快旅游公众信息服务、旅游产业运行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推广和智慧旅游政策支持“四大体系”建设,实现旅游产业的科学管理、精准营销、优质服务和舒适体验,从而助力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为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智慧旅游建设之路,2015年初,江苏省地方标准《旅游企业智慧旅游建设与应用规范》应运而生,较好破解了智慧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得益于顶层设计不断完善,2014年成为江苏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以来实施项目最多、应用成果最明显的一年——据统计,去年全省13个市旅游局共有98个应用项目落地运行,涉及管理、服务、营销各个层面。
先行先试,奋蹄疾驰。为了鼓励各地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进一步引导产业一线的项目建设,省旅游局在2014年9月的全省智慧旅游推进大会上首次公布了11家省级智慧旅游示范基地和31个省级智慧旅游优秀项目,引起了国家旅游局、其他省市和社会的关注。
政策保障为智慧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智慧旅游建设单凭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需要主动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大局,只有充分发挥旅游委员会的作用,争取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才能为智慧旅游的建设获取更多的公共资源。
去年,省政府85号文件《关于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了智慧旅游建设的根本要求,要让游客在江苏旅游顺畅、舒畅、欢畅。在畅游江苏这盘棋中,智慧旅游既是手段平台,也是基础支撑。省政府智慧江苏、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智慧旅游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上升到“智慧江苏”建设的战略高度。
2015年,江苏省旅游局自加压力,确定为全省“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年”,从游客的需求出发,将重点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区点免费无线WIFI建设,作为“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年”四大专项行动之一,列入2015年全局“八大重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之中强力推进。依照计划,1至2年以内,江苏4A级以上的旅游景点及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全面实现无线WIFI免费覆盖。目前,全省已经有超过100家的4A级以上景点实现免费WIFI覆盖,超过160家的4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实现局部区域的覆盖。而到2015年底,全省各主要城市城区的所有旅游景区将全部实现WIFI免费覆盖。
在资金保障方面,省财政厅建立旅游重大项目建设融资平台,省旅游局与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签署协议,就创新江苏旅游投融资机制、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等内容达成共识,在搭建电商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债券、租赁、股权投资等市场,联名卡、充值卡等信息消费领域进行合作,构建旅游服务业新的商业模式。2014年,省级旅游项目引导资金中,首次列入8个智慧旅游项目近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对于各地的智慧旅游建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积极搭建网络平台推进网络营销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当今,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APP,日渐成为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中的利器。在江苏,无论是基层旅游主管部门,还是各类旅游企业,“三微一端”的建设与运用起步早、发展快,全省拥有省市县三级同网运行的江苏旅游资讯网,江苏旅游政务网也不断改版升级,省旅游局继2013年底获得“中国旅游宣传影响力机构TOP10”以后,省旅游局新浪官方微博“江苏微旅游”又获2014“年度飞跃政务微博”奖,2015年接着获年度十大目的地社交资产和微博十大旅游营销案例;同时进入省级机关政务微博和江苏省旅游局系统政务微博影响力TOP10;省旅游局官方微信活跃度进入省级机关前10……
除了省级网络平台,各市网络平台建设也取得了丰厚的成绩,以官方微信为例,全省13个市、56个县市区全部建有微信公众号,18家5A级旅游景区的21个微信公众号,活跃度在省内也居前列,在宣传江苏旅游、服务游客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南京、扬州、无锡市旅游主管部门的微博、微信始终排在全国前十,无锡灵山风景区等也跻身全国前十。
在网络宣传营销方面,江苏积极进行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实际效果:去年与新浪江苏合作推出的“带着微博去江苏”以及“畅游江苏清凉一夏”——你最喜爱的江苏避暑胜地评选活动、“畅游江苏乐享秋韵”——江苏寻味之旅、“畅游江苏温暖冬日”——首届网络温泉节等活动,均以超过5千万网民参与收官。
省市互动结硕果。省市联袂不断加大与国家和省级主流平面、网络媒体合作,创新策划系列活动,放大宣传效果。近年,省旅游局与省网信办、新华报业集团共同举办了“走运河看青奥”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活动,与中国青年报和中国校媒网共同举办了“畅游江苏”大学生微旅游活动,与中国江苏网共同举办了“畅游江苏醉美江南”第三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江苏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一批图文并茂的活动成果,仅“醉美江南”活动就在全国20多个重点网媒推出专题网页,累计刊发原始稿件近300篇,图片1800幅,微信微博累计超过2000条,百度数据显示相关稿件超过72万条。
不仅如此,江苏在利用互联网客户端宣传销售服务游客方面也走在全国前面,有很多旅游产品在天猫商城、携程网、同程网、途牛网等平台上畅销。2014年,仅泰州一旅游企业的在线销售额就达200余万;镇江的“醋景生情”旅游线路产品推出淘宝网官方旗舰店秒杀活动,一天内的销售超过400单;《常州“艳照门”,慎入》单条微信阅读量超过26万;“连云港-宝鸡‘交换夏天’”网络宣传活动,为连云港之夏锦上添花,微博话题“连云港宝鸡夏之约”阅读量达562万人次,话题讨论量2500多条,“连云港旅游线路订制”等吸引了万余人参加;无锡则不仅推出了微旅游线路,还与百度合作推出了新版的“城市百科-无锡站”,整合了近千个权威无锡词条对无锡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展现,与蚂蜂窝旅游网合作启动“最美目的地项目”,无锡旅游、赏花、美食等三大攻略已累计下载近160万次,无锡成为蚂蜂窝网热门目的地。
利用智慧手段促进江苏旅游转型升级
智慧旅游是什么?有N个游客就有N种答案。但从游客个体来说,他一定希望有这样的体验:不用事前焦头烂额地找攻略指导,不再为路痴的困扰而迷茫,无需挤在景区看“人头”……这是智慧旅游追求的核心价值——让旅游变得更简单、舒畅。
在苏州火车站,只要办一张“漫游卡”,就可“一卡在手,游遍苏州”。而被称为“私人导游”的旅游APP客户端“姑苏Style”,则主打苏州旅游攻略,还可满足游客下单支付的需求,用户量正以日均约2000人次的速度增长;南京市旅委在夫子庙等景区试点免费无线网络服务,游客可以登录景区官方微博、微信了解景点信息,登陆“游客助手”可以轻松得到景区、道路导航、线路规划等服务,手机界面还会提示景区周边酒店、商场、餐馆甚至洗手间的距离、地址和电话。免费下载“自游南京”软件,可以获得需要的导游、导览服务。查询景点时,软件还可自动生成一条从当前位置到景点的最短路径,采用文字与语音两种形式实时讲解景点信息,随时随地可以轻松游遍南京;扬州的全方位监测城市旅游状况的指挥中心,这个建筑在与交通、公安、景区、饭店实现无缝衔接基础上的庞大旅游资讯网络,可及时发布景区人数信息和交通拥堵状态、第一时间处理解决游客问题,鉴于此研发出来的“寻美扬州”APP软件以及智能腕表,还能帮助游客找到最近的医院、加油站甚至厕所……
目的地层面发力,旅游企业也积极跟进。去年11月,集全视频引导、智能寻车、掌上支付等先进技术于一身的“智能全视频停车系统”在常州环球恐龙城横空出世,使之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微支付”的景区,并有效解决景区堵车问题;而常州的江苏景尚旅业则跳出传统组团怪圈,聘请专人研究游客的度假需求开发产品,捆绑度假过程中的消费环节,体现价格优势,并买下了上海的写字楼,把电商搬到了国内最为前沿的客源城市,更名“快点自驾”,已获得A轮数千万风投……
另外,在省旅游局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型民营科技企业参与智慧旅游建设下,旅游电子商务在江苏也大放异彩——同程、途牛、八爪鱼等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生根发芽,蓬勃成长。据《2014年度江苏省网络交易发展情况报告》显示,由于途牛网和同程网的领头作用,江苏旅游服务类B2C交易额达185.08亿元,同比增长349,这些企业为江苏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说,江苏大力推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旅游产业充分融合的智慧旅游建设,正在成为“畅游江苏”建设的先行军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让智慧旅游服务产业运行管理
对当代旅游产业来说,如果仅仅停留在智慧旅游项目和平台建设层面,已经远远不够,有效运用大数据来指导产业运营和市场管理作为新课题、新目标,已经成为智慧旅游建设的新命题。实践已经证明,旅游大数据是智慧之源,不仅能为主管部门决策服务,也同样能为游客出行和企业经营提供服务。
在江苏旅游行业,有一个理念非常重要:这就是始终强调信息采集沉到一线、项目建设贴近游客和服务项目周到精细。扬州假日旅游指挥平台、镇江“畅游镇江”服务中心、宿迁客流监控系统、南京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运行,各地旅游部门围绕便利企业、便利游客,扩大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强化产业运行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优化旅游咨询中心和无线网络覆盖、黄金周和小长假期间发布重点旅游景区舒适度等,加快构建自助散客时代的公共服务体系。
江苏旅游客源监测与分析平台的呱呱落地,是近两年江苏智慧旅游建设的重头戏。省旅游局与中国电信联合攻关推出的全省旅游大数据运用成果,通过智能手机实现对景区接待游客数的实时统计分析,获取游客接待量的同比、环比数据,客源地分析,游客性别年龄段分布情况,游客主流市场、热门旅游线路等分析数据,同时根据互联网搜索数据分析在线旅游热点,为平台化统计旅游数据、健全景区安全预警机制、加强游客引流疏导、精准广告投放区域及人群、制订个性化旅行线路、规划景区周边配套等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江苏智慧旅游建设仍然在路上。尽管终极目标还很遥远,但是,我们有理由坚信,在这条曲折道路上跋涉的人们不仅是探索前无古人的事业,而且,是在不断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艰辛,圆一场为亿万游客竭诚服务的赤子之梦!袁婷婷
移动互联网时代,旅游变得立体而丰富。经历过国家旅游局确立的2014年“智慧旅游年”,江苏旅游业没有止步,相反,步子更大,速度更快。4A级以上景区、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推进实现WiFi和4G信号免费覆盖;旅游客源市场大数据的应用;各城市手机APP上线,指尖上的贴身导游不仅能够讲解,还能将游客领到厕所、加油站……近年来,江苏省旅游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智慧江苏”、打造智慧旅游,构建“畅游江苏”体系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在区域协同、融合发展、政企合作和应用服务上下功夫,把握“规划和建设并重,政府和企业并进,科研和应用并行,服务和推广并举”的原则,着力推进旅游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全省智慧旅游建设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