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东与日韩隔海相望,西依大陆桥经济带,南连长三角经济圈,北接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创新型试点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市陆域面积761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77平方公里,总人口520万,现辖东海、灌云、灌南3县和赣榆、海州、连云3区,拥有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连云港山海相拥、港城环抱、人文荟萃,气候宜人,明代诗人武尚行曾这样描述连云港:“天连齐鲁千峰绕、地接江淮万里来”。优美的山海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了连云港迷人的特质。
连云港是一座宜居宜游的休闲度假胜地
连云港地处黄海之滨,位于暖温带南部,为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宜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三大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全市有国家等级景区47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12个。
花果神山、浪漫海滨、古城名郡、宿城幽境、渔湾山水、东海温泉、抗日名山、伊山胜境等众多景区构成了连云港“海古神幽奇泉”六大旅游特色。
连云港平原、海洋、山岳齐全,河流、湖泊、丘陵、滩涂、湿地、海岛俱备。海洋、森林、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使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0以上,既是生态环境清新宜人的美丽家园,也是适宜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被评为“”。
连云港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
连云港古称瀛洲,秦设朐县,唐建海州,素有“淮口巨镇”、“东海名郡”之美誉,是齐鲁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地。境内有藤花落遗址、阿育王塔、将军崖岩画、大伊山石棺墓葬群、尹湾汉墓、东海琅琊郡界域刻石等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曾到连云港登山望海,孔望山由此而得名。秦始皇三次东巡到此并立石建“秦东门”,派赣榆方士徐福东渡出海寻找长生不老仙丹,开创中华民族海外交流之先河。将军崖岩画距今7000多年,是我国最古老的岩画,号称“东方天书”。藤花落史前人类城址距今6000多年,为东夷少昊古国的中心。
吴承恩以花果山为原型创作了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毛泽东主席曾叮嘱到江苏考察的胡耀邦同志“孙猴子的老家在新海连市云台山上,你可以去看一看”,镇江江天寺首座和尚梦初游览花果山后有感而发:“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
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李汝珍寓居连云港板浦镇写成文学名著《镜花缘》,中国上古神话“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都与连云港有着不解之缘,诠释着连云港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连云港是一座神奇灵验的瞻仰祈福圣地
“佛从海上来、法在此中生”,连云港的孔望山是佛教从海上传入中国的登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早300多年,被称为“九州崖佛第一尊”。孔望山的汉代圆雕石象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雕象。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之题诗:“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
花果山海宁禅寺始建于唐,重建于宋,敕赐于明,气势雄伟,是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终年香火缭绕,游客如云。
花果山的海清寺,海上云台山的法起寺,大伊山的石佛寺,赣榆的兴会寺等,每年都吸引着八方香客前往拜谒祈福。
连云港是一座正在崛起的优秀旅游城市
连云港境内海陆空交通发达,沈海高速、长深高速、连霍高速在此汇聚;民航机场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沈阳、香港等10多条境内外航线;海上客运可直达韩国仁川、平泽;以连云港为东端起点的陇海兰新铁路横穿整个中国。
到2017年,随着徐连客专、沿海铁路、连淮扬镇铁路以及新民航机场的建成,连云港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培育我国东部旅游新基地、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休闲旅游带,将连云港建成国际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掀起了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热潮。2014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4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