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9-14
2011年6月15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王光亚(左)考察澳门新桥街区。
王光亚:希望澳门各界创造稳定和谐社会环境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王光亚16日结束在澳门为期3天的工作考察返京。他表示,希望澳门各界人士以特区发展大局和澳门民众福祉为本,求同存异,包容共济,为澳门各项建设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高清: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考察澳门
·综述:王光亚澳门三日:促发展问民生破禁区
·王光亚结束三天澳门行寄望澳门应更好
·王光亚访澳窄巷引童年回忆赞澳门“小有小好”
·王光亚深入澳门体察民情:中央政府高度关注港澳民生
·王光亚约见澳门各界人士冀形成共谋发展共识
·王光亚澳门探小区问民生:中央会支持拓货源遏通胀
·王光亚抵澳门考察赞特区政府积极作为
·王光亚访港之行香港舆论称留下亲民开明形象
·港媒:善沟通受赞誉王光亚双语答香港记者问
·王光亚48小时香港行:四“多”四“锦囊”
·王光亚:香港有能力有条件抓机遇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王光亚对话香港青年谈国民教育:需加强了解沟通
·王光亚访港:相信港年轻人有机会成解放军及外交官
·王光亚履新港澳办
1984年,邓小平的首次南巡也眺望了香港,据他的女儿邓榕回忆,“父亲来到文锦渡口岸,登上了一座很矮的灰色边防小楼。陪同人员指着前方说,那边就是香港。父亲远远眺望香港,默默地看着没有说一句话。”
1992年1月19日下午,邓小平去了皇岗口岸。“他说,他不知道哪年才能去,所以很想去看看。”邓榕回忆,当走到深圳、香港的分界线10米处时,父亲停住脚步,一动不动地凝视着香港足有八九分钟,那眼神让人难忘。“当时,香港回归大局已定,距离1997年越来越近。父亲的眼中充满了感情,也充满信心。”
图为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会场。
揭秘香港回归驻军风波
在中英两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中,英国始终不同意中国人民解放军替代将撤出的英国军队的地位和在香港驻扎,他们还通过在香港的亲英媒体打“民意牌”,制造“完全自治的国际自由港”不设防的舆论。但是,中方对于驻军问题的立场坚定而明确:驻军权是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体现和标志”,这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不容置疑。
港九独立大队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分支,成立于1942年,即日寇占据香港的第二年。最初,队伍只有200多人,但在港九地区的工人、农民和热血知识青年纷纷加入后,迅速发展到数千人,下属6个中队。有长枪队、短枪队、海上武装队、城区地下武装队和情报系统。
1929年冬天的一个上午,香港铜锣湾,一位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门猛地打开,年轻人惊讶地发现开门的并非熟面孔,没等他反应,几个大汉一拥而出,将他牢牢抓住。
这位年轻人,正是当时的中共香港市委组织部长、市委书记邓发。铜锣湾这间房子,本是中共隐蔽的联络点,但邓发并不知道,国民党特务早已袭击了这里,埋伏在内,专等地下党上套。
“七七”事变后,香港短期内就成立了10多个以援助抗战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开展各种活动募集捐款。
香港学生赈济会从1937年9月到1938年5月,募集资金2万余港元;1938年8月,香港各界举行义卖,筹资百万;1938年10月,香港同胞将庆祝双十节宴会款项改作捐募寒衣,香港76个商团募集寒衣36万件;1938年底,香港九龙新界司机总工会在36天中,走遍全港,筹集4000余港元购买了救护车及药品,开车前往桂林捐献给八路军办事处。
钟逸杰是真正见证了香港回归的人。他是英国爵士,曾参与了中英谈判,1993年,又应中国政府之聘,担任香港事务顾问。钟逸杰是目前留在香港的英国人中,回归前担任职务最高的一位。
1986年12月香港总督尤德在出访北京期间不幸病逝,当时的布政司司长钟逸杰出任署理港督。在他任内,曾荫权、范徐丽泰等曾是他的部下。多年来,他成为港英政府前高官留在香港的“标签”。
香港重案组要求有关部门人员协助检查楼宇的电线和电表。图片来源:香港文汇报
港居民楼4死19伤火灾案警方彻查疑电线短路肇祸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日前发生3级火警酿成4死19伤的香港土瓜湾马头围道旧唐楼现场,16日仍未解封,警方西九龙重案组探员与消防员昨续返现场调查,初步认为唐楼地下起火的照相馆杂物房并无纵火痕迹,而照相馆老板也声称事前从未收过任何恐吓滋扰。警方则要求中电人员到场协助拆走多个电表,循电线短路引起火警方向调查。